公务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带来:202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夏季科研岗招聘43人公告。 考生还可以关注本栏目了解更多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精彩内容。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是我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有冰川、冻土、沙漠、高原大气、生态、水土资源、遥感与信息科学、油气地质和资源环境信息等。西北研究院主要针对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任务,开展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和第三方评估等工作,锚定“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以抢占寒旱区生态环境资源工程领域科技制高点为奋斗目标,为解决国家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农业、工程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西北研究院目前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数据中心,8个甘肃、宁夏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17个中国科学院和研究所级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构建了以“重点实验室+野外台站+数据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文献情报中心”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现有两院院士6人,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人,沃尔沃环境奖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者1人,2021-2022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与202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最高荣誉奖1人。
根据西北研究院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加入,共谋未来,共创辉煌。
期待您加入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一、应聘基本条件(一般条件,具体岗位另有要求的,从其要求)
1.遵纪守法,德才兼备,学风端正,身心健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应具有博士后或至少一个聘期的特别研究助理经历(2025年7月前完成出站手续或满一个聘期)。本科阶段为全日制统招生且取得学士学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报到时持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学习成绩优秀,成果产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省部级科技奖项一等奖排名前5;其他高水平成果。 获得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一项可核减1篇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文献情报中心岗位从其具体要求。
4.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西北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或者特别研究助理工作者可放宽至38周岁,截至2025年6月30日。
5.实行聘用回避制度,不受理与西北研究院在编职工具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者的应聘申请。
6.对科研和科学探索工作充满兴趣,能参加野外考察与野外试验工作。
二、岗位待遇
1.经考察合格后,符合进编条件者可纳入研究院在编岗位管理。
2.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中国科学院和西北研究院相关规定执行,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三、招聘学科与研究方向
(一)依托冰冻圈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招聘学科与研究方向:冰冻圈与区域发展、冻土力学与工程模拟、冻土工程与灾害防控、冻土环境与工程效应、极地环境与北极航道研究等。
岗位需求如下:
序号 |
招聘类型 |
专业方向及任职条件 |
需求 人数 |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
1 |
科研岗位 |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寒区工程与环境、自然地理学、遥感与GIS、水文学、生态学、建筑工程材料、地球物理等研究方向;满足西北研究院招聘基本条件。 |
10 |
温老师 wenzhi@lzb.ac.cn |
2 |
科研岗位 |
具备北极气候模拟研究基础,熟悉地球系统模式(如CESM等),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文4篇及以上。 |
1 |
吉老师 jizhenming@nieer.ac.cn |
3 |
科研岗位 |
地理、生态、遥感、大气等地球科学或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学科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
3 |
吴老师 thuawu@lzb.ac.cn |
4 |
科研岗位 |
微生物生态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同时应具有微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或自然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观测分析或模型模拟研究基础。 |
2 |
陈老师 sychen@lzb.ac.cn |
5 |
科研岗位 |
大气科学专业,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气候预测预估方向。
|
1 |
于老师 0931-4967118 yuhp@lzb.ac.cn |
6 |
科研岗位 |
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陆面过程及气候变化、数值模拟。 |
1 |
罗老师 0931-4967100 lsq@lzb.ac.cn |
7 |
科研岗位 |
从事复杂地形大气边界层与大气污染方向,熟悉大气科学研究方向和相关的专业软件,在相关专业期刊发表过2篇SCI论文,具有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工作。具有模式研究者优先。 |
2 |
赵老师 |
8 |
科研岗位 |
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 |
1 |
李老师 zhenchaop@lzb.ac.cn |
9 |
科研岗位 |
气象学,博士,能熟练运用中尺度模式或区域气候模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 |
1 |
李老师 zhenchaop@lzb.ac.cn |
10 |
科研岗位 |
水文遥感:(1)具有遥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处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寒旱区陆地水文遥感反演/估算方法;(2)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例如Fortran,C,Python,IDL,Matlab等),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3)应达到培养机构规定的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
1 |
晋老师 0931-4967965 jinrui@lzb.ac.cn |
11 |
科研岗位 |
研究方向为冻土地理遥感大数据。具有遥感/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生态、水文、陆面过程模拟,有统计物理与地球科学交叉研究经历的优先;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吃苦耐劳,对自然环境探索与科学探索充满兴趣,愿意参加野外观测试验工作。 |
1 |
冉老师 ranyh@lzb.ac.cn |
(二)依托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招聘学科与研究方向: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荒漠化过程与生态屏障建设、干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岗位需求如下:
序号 |
招聘类型 |
专业方向及任职条件 |
需求 人数 |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
12 |
科研岗位 |
干旱区生态水文,从事干旱区土壤水文、生态水文学方面研究,具有水文学或生态学等专业背景,有较强研究能力。 |
2 |
司老师 Jianhuas@lzb.ac.cn |
13 |
科研岗位 |
研究方向为防沙治沙、流体力学、生态修复及生态遥感等。
|
2 |
肖老师 xiaojh@lzb.ac.cn
|
14 |
科研岗位 |
极端环境微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筛选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具有微生物学研究基础,熟悉活性天然产物分离、鉴定及其合成机制研究工作。 |
1 |
张老师 |
15 |
科研岗位 |
生态水文学、农业水文学、流域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水文水资源等相关专业。 |
1 |
刘老师 puxinping@lzb.ac.cn |
16 |
科研岗位 |
农业生态学、生物工程与技术、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1 |
王老师 wangruoyu@lzb.ac.cn |
17 |
科研岗位 |
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作物保护、作物育种等相关专业。 |
2 |
邱老师 qiuyang@lzb.ac.cn |
18 |
科研岗位 |
生态学,生态水文学、植物生理生态及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机制等研究方向。具有野外考察及研究经历和较好科研成果产出,对野外工作有兴趣,能够参加野外试验工作。 |
2 |
张老师 zszhang@lzb.ac.cn |
(三)依托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和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资源重点实验室平台,主要招聘学科与研究方向: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成藏理论、非常规油气形成聚集机理与资源潜力、油气伴生资源成藏理论和资源评价、油气地质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等。
岗位需求如下:
序号 |
招聘类型 |
专业方向及任职条件 |
需求 人数 |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
19 |
科研岗位 |
专业方向:地球化学。任职条件:(1)具备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基础,获得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熟悉全新世古气候-古植被重建方法,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5篇及以上;(3)应达到培养机构规定的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4)对科研工作、职业发展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吃苦耐劳,对自然环境探索与科学探索充满兴趣,能够参加野外地质考察及采样工作。 |
1 |
魏老师 0931- 4960909 |
20 |
科研岗位 |
专业方向:地质学。任职条件:(1)具备有地质学、油气地质、构造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研究基础,获得博士学位;(2)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3)毕业生应达到培养机构规定的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4)对科研工作、职业发展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吃苦耐劳,对自然环境探索与科学探索充满兴趣,能够参加野外地质考察及采样工作。 |
2 |
陶老师 0931-4960893 Tophic3@yeah.net |
21 |
科研岗位 |
专业方向:地质学。任职条件:(1)具备地质学、地球化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相关专业研究基础,有从事盐碱地治理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2)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3)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培养机构规定的外语水平;(4)对科研工作、职业发展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吃苦耐劳,能够参加野外考察及采样工作。 |
2 |
陈老师 chenyongxin@lzb.ac.cn
|
22 |
科研岗位 |
专业方向:地球化学。任职条件:(1)具备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或气体地球化学研究基础,获得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有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论文或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3)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4)对科研工作、职业发展生涯有一定的认识,吃苦耐劳,对自然环境探索与科学探索充满兴趣,能够参加野外地质考察及采样工作。 |
2 |
范老师 0931-4960831 fanqh@lzb.ac.cn |
(四)依托文献情报中心,主要从事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咨询与学科情报分析服务、期刊编辑工作。
岗位需求如下:
序号 |
招聘类型 |
专业方向及任职条件 |
需求 人数 |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
23 |
科研岗位 |
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创新体系评价及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具有生态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专业的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2篇以上,或者参与撰写过决策咨询建议报告并被省部级及以上部门采用。具有野外调查研究基础及熟悉区域决策咨询工作者优先。 |
1 |
王老师 0931-8271228 |
四、应聘流程
应聘流程:应聘者请填写《应聘登记表》(见附件),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能显示个人业绩和技能的材料,如学历学位证书、技能证书、奖励证书、论文、专利证书、成绩单、推荐信等)。
将以上材料合并成单一PDF文件,发送到zhaopin@lzb.ac.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序号]+[本人姓名]+[培养单位]。仅接收电子材料应聘,接收应聘材料2025年6月30日结束。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0931-4967639 zhaopin@lzb.ac.cn
附件
原文标题:西北研究院2025年夏季科研岗招聘启事
文章来源:http://www.nieer.cas.cn/tzgg/202505/t20250526_77912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公务员招考_各地省考公务员_事业单位招聘_教师招聘考试”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